「慈雲寺」是我在「基隆仁愛樂齡拓印班」教學,
繼「大里遊客中心」及「中正公園」、水溝蓋之後,
正式戶外拓碑課程的第四處地方。
106.8.10 慈雲寺戶外拓印課程
雞籠拓印藝術工坊~吉隆電視台採訪
https://www.facebook.com/newscns/videos/1825557787756661/
「慈雲寺」位於安樂區,
地處「基隆市」狹窄平地的邊緣,
廟後背靠著「佛祖嶺」,根據「慈雲寺」沿革誌的記載,
「慈雲寺」創建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
主祀觀音佛祖,配祀地藏王菩薩及註生娘娘。
據說佛祖屢現神跡護佑移民,故香火鼎盛,
信徒遍及北部各縣市鄉鎮。
「慈雲寺」礙於地形,橫向拓展空間有限,只能縱向發展。
但內部諸如藻井、樑柱斗拱、飾、簷飾,
以及民俗木刻,石雕藝術,琳瑯滿目,
精工雕琢細緻而不華,內斂豐實內涵為國內廟宇少見。
因緣際會,總幹事小沈曾經為「仁愛樂齡拓印班」副班長,
透過他穿針引線,提供同學練習碑拓的寶貴機會。
兩次寺內的拓碑戶外課程,加上同學私下去了幾次,
目前對於平面碑文拓印技巧掌握,漸趨成熟。
接受中嘉新聞的採訪
救國團總幹事接受中嘉新聞的採訪
「慈雲寺」總幹事小沈,接受中嘉新聞的採訪
「樂齡」主辦單位「基隆區救國團」與廟方溝通結果,
同意未來將「慈雲寺」的碑拓作品蒐集成冊並附印發行,
廟方也欣然同意有這樣的結果。
同學面對這麼多的拓印題材,躍躍欲試!
以拓印記錄人文,得爬高爬低、彎腰趴地,也是辛苦工程!
樂見學生保持高度的興趣,
相信假以時日,學生累積更多的作品,
除了豐富慈雲寺的文化資產,拓印技藝也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