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周跑三次基隆上課的竇老而言,
八斗子、海科館、潮境公園、望幽谷、和平島,
都是攝影極為熟悉之地。
倒是「海科館」對面的「容軒園區」,即便曾到過兩次,
但對該地人文景致,依然感到陌生。
俯瞰「潮境公園」平浪橋。
就在致災性梅雨季前的某一天,基隆地區竟然艷陽高照,
把握難得的天候條件,利用上課午休90分鐘空檔,買了便當直奔當地。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and misfortune befalls men overnight.
下午傾盆大雨,難以置信中午的八斗子容軒園區,竟然是這種天氣?
果真應驗〝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容軒」原為「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之員工宿舍,
後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的辦公室。
園區停車方便,距離不遠,樓梯坡度不算陡,
體力尚可的竇老,爬起來還不致於氣喘吁吁,游刃有餘。
拾級而上山頂的圓形觀景平台,
也是「容軒園區」制高點,視野最佳之處。
360度環繞,藍天白雲下,山海交接海天相映。
不僅能夠俯瞰海科館及東側的潮境公園、長潭里漁港。
也可以遠眺深澳岬角、基隆山及九份山城,
八斗子漁港、碧砂漁港,甚至遠處的和平島,以及綿延起伏的綠色山脈,
真的不愧為拍攝夕陽的好去處。
礙於時間有限,下山走往車站方向。
經過榕樹盤根錯節,交織出蓊鬱的綠色隧道,
可惜路旁的交通錐,破壞了林蔭步道的美感。
綠色林蔭隧道。
火車站旁的裝置藝術。
12:47 火車準時抵達「海科館車站」。
台鐵深澳支線--「海科館車站」,為現今臺鐵最北端車站。
海科館而重新規劃的停靠站,
更是全台唯一設置於博物館區的迷你岸式月台。
車站等級屬於平面招呼車站,
沒有站務人員,當然也沒有售票窗口。
可使用悠遊卡、一卡通及icash 2.0付費。
刻意縮小光圈,換取火車的速度感。
短暫的90分鐘,匆匆來去,
綠意盎然的「容軒園區」印象深植腦海。
喜歡平常日,沒有熙嚷遊客的那份幽靜與純樸。
「容軒園區」肯定值得改天再來一趟深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