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多年的「和平島公園」,最近委外管理局部開放,
對於喜愛自然海岸景觀的遊客來說,絕對是喜訊一樁。
「和平島」原名「社寮島」,位於基隆東北一禹,
為基隆港之門戶,
亦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的所在地之一。
原為凱達格蘭族的聚落,之後被列為軍事管制區,
後來才將沿海部份地區,開放設為「和平島公園」。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此地附近的國小,
曾經也是竇老連續兩天指導,
每場百組近 400人的親子家庭參與,
文化季「社寮漁唱」大型魚拓活動之地!
「和平島公園」的遊憩重點,就屬園區內的海蝕地形景觀,
海岸線旁的奇岩巨石,因長期受迎風面海蝕及風蝕影響,
造就了如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
獅頭岩、熊頭岩等,特殊的地形景觀,
最著名的則屬萬人堆(蕈狀石)地形景觀。
反觀側門右邊海岸線「豆腐岩」附近區域,
因落石嚴重封閉了好多年。
雖然「基隆市政府」以高高的鐵網鐵門封阻此入口,
釣友卻會想盡辦法破壞鐵網阻礙,
哪怕是打鋼釘、拉繩、攀岩高繞,
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結論就為了享受一竿在手垂釣的樂趣!
每年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
到了春天之際,
豆腐岩滋生的綠藻「石蓴」、「裂片石蓴」「扁石髮」準時報到。
基隆地區的朋友,無需捨近求遠,
不需要到「石門老梅」人擠人,
來到「和平島」,即可欣賞「綠石槽」海岸景觀。
腦海裡浮現一片綠藻前景的豆腐岩,
背後落日餘暉的影像,多美的和平島日暮景色!
循往例利用「基隆監獄」下課後的時間趕到側門,
如法炮製釣友的方法通過鐵門障礙,
來到海邊才知道事與願違,當天適逢大退潮!
落日不在原來預期的角度!
退潮裸落出大片的海蝕平台潮間帶,
綠油油的海藻點綴其間,呈現與平常截然不同的景象!
三三兩兩的釣客從旁錯身而過,目標豐收的魚穫,
無心眷戀此地荒涼的景物。
觸目驚心!巨岩堆疊在此地海岸邊,
不難過去此地,確實存在著風化沙岩落石的高度風險。
「和平島」地層,蘊藏著幾十萬年的生痕化石,
即便擁有如此世界級的景觀,戶外教學最棒的大自然教室,
「和平島公園」右側不穩定地形,
仍因落石嚴重持續關閉中。
豆腐岩右側海蝕崖下涼亭週遭,
漂流木與垃圾充滿岸邊,
退潮後更清楚看出,巨岩錯落雜陳在潮間帶上,令人感到戚戚焉!
開發一個新景點是何等困難?
沒想到放棄任由荒廢的態度,竟然如此輕率?
積極的作為,是否應該邀請專家會勘,
且提供強化該地安全的措施後,對外開放?
而非採取如此消極的做法,
禁止遊客及釣友進入,繼續封園呢?
趁著大退潮,讓我清楚觀察當地的環境景觀的端倪,
停坐在海濱的岩石上,聆聽海浪拍岸濤聲!
短短90分鐘,又一次完成「和平島」回味無窮的新體驗!
離開前,走到平坦的潮間帶,
隨手摘採了一小袋「石蓴」,帶回家煮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