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忘記,也不能忘記,
只因為近一年間,攝影拍得多分享得少,
忙著魚拓藝術教學推廣,與部落格的距離,似乎已經漸行漸遠!
回憶去年「台南行」,接受王北北父子倆熱情招待,
陪了一天去了老街,「四草綠色隧道」,
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歷史博物館」,
即便事隔八個月之久,
但是當天的興致與感動,至今餘溫仍未減退。
有別於一般傳統「博物館」帶給人的刻板印象,
位於「臺南市」安南區的「台灣歷史博物館」,
究竟存在著甚麼特色呢?
竇老很喜歡官網上對『古都新城』的這段介紹:
『歷史雖然過去,卻不曾走遠』
在「臺南」關於府城歷史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仍瀰漫、遍佈在這個古都。
城牆雖早被拆除,
但我們似乎看到城牆在某些時候,仍橫亙在府城四周,
人們試圖重新砌起無形城牆,復原、延續府城人對歷史的認同。
「台灣歷史博物館」2007年3月15日,
經「行政院」核准正式成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全館於2011年10月29日開館,
並列為「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之一。
該館展示的內容,著重在「台灣」歷史,
包括多民族長時間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
同時也包括「台灣」對外關係、各族群、以及現代化的多項展覽主題。
博物館的位置,原本就屬於「台江」內海的一部分,
也是當年先人來「台灣」開墾的重要地方。
博物館當初成立的目的,
無非就是想將散落各地的「台灣」史料完整蒐集,
以一個更貼近庶民生活的方式來呈現,兼具南北文化平衡發展的功能。
「台灣歷史博物館」外場裝置醒目之「光電雲牆」,
係由1,350片太陽能面板及405片鋼印玻璃所組合而成,
上方標示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英文名稱
-National Museun of Taiwan History,為博物館的環保電力來源之一,
與前方似如走在水上的「雲天廣場水舞台」聯成一氣,
別具特色的設計感,頗有波濤狀闊之氣勢。
入口玄關空間,懸掛了許多幅地圖,
全都是 16-19 世紀流傳下來的西洋版「古台灣」地圖,
都是「台灣」最早期的樣貌。
館內展覽使用影片、模型、造景、文物等手法,
依時代分為「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早期的居民」、
「異文化相遇」、「唐山過臺灣」、「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
「鉅變與新秩序」、「邁向多元民主社會」等 7 單元,
並以跨樓層的雙劇場呈現「展望新世紀」,
讓民眾得以一窺早期「台灣」生活的百態。
例如以農立國的「台灣」,早期農村常見的水車和龍骨車,
刻苦耐勞的水牛,時代的意象,
也許並非全民所經歷的共同年代,
然而不可否認的,這就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台灣」歷史。
從「唐山過台灣」的航海情境,
船隻的剖面圖,讓人了解過去船艙內,如何裝載貨物。
館內〝迎天上聖母--媽祖〞浩浩蕩蕩的蠟像隊伍
農村采風、遊戲童年,
在大太陽下曬鹽、捕撈虱目魚、用牛車載運甘蔗、
踩水車灌溉農田、老百姓虔誠的祭祀...
真人比例的蠟像,讓人印象深刻。
從常設展覽的官方介紹中可以了解,
展覽主題「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
採用多元詮釋的歷史觀,以歷史時間軸序列,
穿越割裂的統治政權,表現「台灣」的文化與生活。
介紹的範圍,包含了地理環境、生態,
以及古往今來的人文發展,
「台灣」曾接受過多種民族、政權的統治,
從唐山過台灣,漢人橫渡黑水溝,從此在這裡落地生根,
與原住民產生了錯縱複雜的關係。
同時希望能以這塊土地為舞臺,
以人為主角,建構「台灣」長時間、多族群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歷程,
展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
我們的土地上共存著多元種族,交互發展出非常獨特而豐富的文化,
這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之所以精彩,吸引外國人探究之處,
而身在其中的我們,卻就將這樣的精彩視為理所當然,甚逐漸忽視。
八家將、宜蘭搶孤、童玩、冰桶、愛國獎券,
以及家庭代工打造經濟奇蹟的情境,好有趣的時代產物!
還有日據時代的場景設計,「台灣」殖民時期,南洋當軍伕,
複製品亦不容小覷,但從這些斑駁泛黃的紙張文件,
不難感受到史料背後,所隱含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彷彿將遊客重新帶回到那個年代的時光隧道裡。
圓形隧道上設計了一隻大蝴蝶,
不知道是否是要表現出「台灣」為蝴蝶王國的象徵。
後方半露天區,展示了豐富的濕地生態,
包括栩栩如生的彈塗魚、招潮蟹、烏龜、紅樹林水筆仔...等等。
『看見歷史』,它仍以各種不同的面貌存活著,
仍持續的與現代時空對話,
也持續的被當代人應用或轉化這些認同與歷史感受。
「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址: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
竇老與小鬍子蠟像軍隊合影
王北北與日本軍隊蠟像群合影
二次世界大戰「日本」遭受「美國」於廣島,投下原子彈攻擊之後,
裕仁與內閣大臣親筆書寫的對外公告〝終戰詔書〞
兒童廳開放至下午4時30分(入場時間至下午4時)。
休館日:每週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
農曆除夕及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
「台灣歷史博物館」真的是一處知性又具教育意義的好地方,
如果有機會,請來一趟深度之旅,
尋找自己對「台灣」文化和價值的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