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著離家近,
頻繁到「樹林北大特區」旁的「三樹路」觀賞荷塘「芙蓉」。
改編一句「蘇軾」蓮田風光〝誇荷詩〞裡的寫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樹荷塘五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管它大雨滂沱或艷陽高照,
無視陰天、雨天或大晴天,打破過往記錄,一周內四趟進出,
誠如老伴所說,簡直是瘋狂成痴。
千姿百態的荷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
回首伊人淚漣漣.....
「端午連續假期,你該不會…….」
不置可否?或許!或許該......問「芙蓉」吧!
《李商隱/詠荷詩》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時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煞人。
《李白/折荷有贈》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隋‧杜公瞻/詠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狐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清‧曹寅/詠荷詩》
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
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漢樂府/江南曲》
江南可採蓮,蓮葉荷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王昌齡/采蓮曲》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元‧趙孟頫/荷花》
凌波羅襪生塵,翠旍孔蓋凝朝露。仙風道骨,生香真色,
人間誰妒。佇立無言,長疑遺世,飄然輕舉。笑陽台夢裡,
朝朝暮暮,為雲又還為雨。
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涉江逕去,採菱拾翠,
攜儔嘯侶。寶玦空懸,明璫偷解,相逢洛浦。正臨風歌斷,
一雙翡翠,背人飛去。
《清‧吳綃/詠蓮》
誰種白蓮花。秋到花開處。
陶令騰騰醉欲歸。香滿廬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淨還如許。
一片琉璃相影空。常向波中住。
月在碧虛中住,人向亂荷中去。
花氣雜風涼,滿船香。
雲被歌聲搖動,酒被詩情掇送。
醉裡臥花心,擁紅衾。
《李白/詠荷》
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隋‧殷英童/采蓮曲》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南朝 梁‧吳均/采蓮》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南朝 梁‧劉孝威/采蓮曲》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何應龍/采蓮曲》
采蓮時節懶勻妝,月到波心發棹忙。莫向荷花深處去,荷花深處有鴛鴦。
《賀知章/相和歌辭‧采蓮曲》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王昌齡/相和歌辭‧采蓮曲》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唐‧白居易/相和歌辭‧采蓮曲》
菱葉縈波荷鮢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唐‧白居易/采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
處處虛堂望眼寬,荷花荷葉過欄干。
遊人去後無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苑牆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