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美麗島捷運站」 - 『光之穹頂』慕名已久,
倆老把握南部會議機會順道前往。
美麗島站(原名大港埔站)位於「台灣」「高雄市」新興區,
為高雄捷運紅線、橘線交會的捷運車站,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
該站系以1979年12月 10日,
在此地爆發、震驚台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為名。
美麗島本站,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
車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The Dome of Light),
則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以祈禱為主題象徵,名聞遐邇。
『光之穹頂』直徑達30公尺面積為 660平方公尺,
設置在全球最大的圓型地下車站建築內,
穹頂依創作主題,共分成四大區塊(quadrant),計有16個小區塊 (section),1,252扇窗(window),
每面窗有2-9 片「窗面」(panel),每面窗面有3-100片玻璃鑲嵌而成,
建構為捷運站內穿堂上的圓型穹頂,挾風火雷霆之氣勢,乃全球少見的公共藝術作品。
從設計規劃到完工,歷時四年半。
製作過程中,創作者數度親自到高雄實地觀察本土的人文風景,
構圖運用天體、人物、大自然、高雄土地上的特有生物等,
細緻程度可說每一塊玻璃都是一小段故事,
藉以傳達人性的價值與「包容」精神,人與人、環境及萬物之間的關係。
「水」、「土」、「光」、「火」四大區塊的意涵,
呈現出人在世界裡,從誕生、成長、榮耀、到毀滅,而後重生的輪迴過程,
『光之穹頂』演繹出人生於世的各種情感面象。
「高雄捷運」載運量雖然不及「台北捷運」,
但是能夠巧妙的將藝術與公共空間結合,
將玻璃藝術成功地結合建築,追求光影、色彩與週遭環境的平衡,
少了擁擠的人潮,還能欣賞國際大師燦爛奪目的作品,
令倆老這對〝台北俗〞羨慕與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