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新年度,「魚拓推廣計畫」竇老再接再厲!
目前已確定「仁愛區樂齡學習中心」再開 2 期課程,
其中第 1 期擇定於 1 月 9 日起每週四開課。
3 月11日~ 4 月20日於「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也即將舉行〝嚴尚文魚拓藝術個展〞。
另有一場搭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全面開館,
個人與「基隆監獄」魚拓藝師班的同學,共同舉行的大型魚拓作品展,
礙於全館工程驗收進度,檔期至今仍未確定。
「基隆監獄」預計再開 2 期「魚拓藝師班」培訓。
「新北市立圖書館」也著手計畫試辦拓印課程。
幾處「社區大學」的課程,若能順利開課,
加上本月下旬及下個月各有一周出國行程,
竇老參加的〝墨池園書會〞, 7 月份一場書法展覽。
不難預期 2014 年,絕對是竇老近幾年來,最忙碌的一年。
最近適逢年底公司業務繁瑣,
忙裡偷閒又顧著四處攝影,已經連續兩周沒有分享「魚拓專欄」,
今天又逢周五,
再不分享,可就對不起許多拓印同好及認真練習的同學了!
許多初學者都會這麼問「甚麼魚不好拓?」
也許您會說,超大體型的魚最不好拓!
事實不然,扁平的魚最好拓!
除了大傢伙,還有圓滾滾的體型,色彩複雜,超迷你型小魚,
頭足類,甲殼類,都屬於困難度較高的拓印對象。
既然如此,剛好配合秋蟹的季節,
本周就來談談「蟹蟳直接拓印」的相關話題吧!
不管是紅蟳、石蟳、鏽斑蟳、三點仔、毛蟹,
光想到那一身凹凸不平的身軀和大螯,
水溶性顏料很難著色的硬殼,就令人怯步!
分享甲殼類的實際拓印經驗,
可採分解結合,或寫意不寫實飛拓的兩種拓法。
所謂的分解結合,就是將蟹蟳的身體和足部大卸八塊,
拓印時依照身體,再將各腳一一拓上,組合而成一張作品的方法。
好處在於小面積易於精準控制,壞處則莫過於組合不當變了形。
寫意不寫實,〝飛拓〞究竟又是甚麼意思呢?
無須拆解蟹蟳的身體,
僅用服貼性較佳的紙張或布料,並適當的潤濕,輕輕地覆蓋於上,
撲拓表面的力道無須過度,按壓不到的部位就棄捨不拓,
此種快速拓印的效果,往往超乎預期。
此法特別要留意的,就是色彩必須要有濃淡的變化,
作品才能獲得一定程度的立體層次。
腳足晃動也是拓印的大問題之一。
不管您是使用紙張或布料,當覆蓋蟹體之上進行拓壓或撲拍,
拓印體肯定會左右前後晃動,造成重疊或模糊的影像。
因此拓印之前,必須先將身體大面積嵌陷在保麗龍板凹處,
其餘各足部以油土墊襯固定關節,拓印前試著先以手指輕觸,
檢視蟹蟳身體完全穩定,避免有懸空的現象後,才能放手逐步完成拓壓的動作。
最後再來談顏料塗在蟹蟳的硬殼,蠟質的表面不容易上色的困擾,
小撇步!建議可以在顏料當中,添加一點點漿糊,即可有效的改善此項問題。
不可諱言,即便是拓印好手,也不太可能一次成功,
然而累積許多失敗的拓印經驗,卻是未來邁向成功作品的重要關鍵。
祝福您 ~ 拓印創作得心應手,假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