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籌辦「扶輪社」上週的那場「職業參訪」活動,〝竇老〞來到「基隆」「和平島」會勘公園現況。
當天藍天白雲,天氣很不錯,
〝竇老〞在魚市餐廳用完午餐後,習慣性揹著相機在碼頭邊,漫無目的亂拍一通。
碼頭邊,偶見船老大裝滿一桶海水,提到磅秤上秤重量,
直覺是賣活魚,於是好奇趨前觀望,
只見船老大從船倉,熟練的以網子將活魚撈起,放入磅秤上那一桶海水裡,
接著拿到碼頭邊,清點數量並逐一將魚放回海中。
旁邊站著一位婦人拿著筆記本登記,
反覆幾次步驟後高喊總共78條。
船老大和旁邊觀看的人,看見我拿著相機拍照,神情顯得有些焦燥不安。
原來〝竇老〞無意中看見的,可能是「放生會」成員,正在放生漁穫的過程。
婦人問「今天這些是什麼魚?」
〝竇老〞幫腔「那不是〝黃雞魚〞嗎?」
船老大不耐煩的回答說「那不是〝黃雞魚〞,乾脆寫〝紅甘〞好了!」
什麼〝紅甘〞!船老大您也扯得夠離譜,〝三線雞魚〞當〝紅甘〞,您當大家都瞎了眼嗎?
就像觀光地區小販慣用的技倆,
黑色的是「黑毛」,紅色的就說是「紅甘」,以訛傳訛真不知道該怎麼批評他!
回到〝放生〞話題,其實在「台灣」具有善心的人士還不少,
大小〝放生〞活動也時有所聞,
尤其在「台灣」宗教界的〝放生〞法會更是從未間斷。
只不過〝放生〞的意義被扭曲,到底這〝放生〞二字的原意是什麼呢?
是喚醒人類心中的善,為天下蒼生祈福,澤被萬物?
是撿到受傷的野生動物,起了憐憫之心,經餵食照料後,放回原本生長的環境中?
還是買下待賣、待宰的動物(非養殖之野生動物),還其自由?
〝放生〞的原意,不就是〝護生〞嗎?
仔細看看現在的〝放生〞活動,
背後隱藏著竟是人類的自私、無知及傷害自然萬物的悲慘事實。
如引進非本土物種,不想飼養後任意棄養放生,
不能適應環境之物種面臨死亡的命運;
能適應者卻又危害了本土物種,使得原生物種生態系平衡,受到嚴重的威脅。
有人〝放生〞表示市場有供貨需求,因而捕捉、繁殖。
遑論獵捕及運送過程的死亡率有多高,
〝放生〞活動衍生了相關產業,形成一股惡性循環。
〝放生〞如〝殺生〞,與〝護生〞原意完全變質!
最近幾年〝竇老〞積極觀察記錄本土自然生態,此種感受更為強烈。
我相信人性本善,不懷疑甚至認同〝放生〞的最初動機,
但是面對當今人類,藉由〝放生〞來滿足慈悲惻隱之心,顯然矛盾至極!
「基隆」「和平島」〝竇老〞看見一場〝放生〞活動。
有感而發,〝放生〞、〝放死〞的亂象與迷思。
觀察地點 / 基隆和平島
參考 /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