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在桃園「大溪」,花甲之年移居新北市「三峽」,
這兩個地方,對不同人生階段的自己而言,別具意義。
追溯人文歷史,在原始自然環境中,
隨水而行乃最便利之途徑,水運方便之處,亦即移民聚居之地。
現在的「大漢溪」,舊稱「大姑陷溪」後改為「大嵙崁溪」,
早年溪水量甚豐,水路暢行,較陸路為便。
清同治、光緒年間,海洋大船所載大陸各省,
以及外國貨物運抵「台灣」北部。
「艋舺」以優越的水運條件,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
從「艋舺」改泊溪船,上溯至大嵙崁街(大溪)。
下行循淡水河「大稻埕」,可至滬尾(淡水)。
利用舟楫之便,載運山產,諸如木材、木炭、樟腦、茶葉、煤炭等物資。
「三角湧」(三峽),成為上溯之中繼站,
至於「三角湧」之名,
緣起於位處大漢溪、三峽河(三峽溪)、橫溪三河的匯流之口,故名之。
1920 年日治時期,改為日語發音相似之「三峽」。
黃昏之際,
望著滿天飛舞的燕子,遙想「大漢溪」過去與現在之對比。
灌溉引水入圳,攔沙壩,乾枯的河床,早已面目全非。
清同治期間,自「大姑崁」經「三角湧」、「土城」、
「下溪洲」、「板橋」、「新莊」,至「艋舺」、「大稻埕」間的水運之外,
「三角湧溪」可上溯「大埔」,行至「樹杞瀨」;
「橫溪」方面則可行至今天的「駱駝潭」。
「三角湧」(三峽) 曾經為河港城鎮,不難想見當年此地水系密佈之情景。
提起過去「三角湧」,繼續深入了解當時街上的商家,
在外採辦運入的貨物,就以「祖師廟」為碼頭前卸貨,
商家將貨物以絞竹筏(竹排仔)順水而下。
日出日落,數不清的晨昏,
竇老遊走於「三峽」地區的這幾條橋樑間,記錄與欣賞它的河岸風華。
至今已逾 82 年歷史的「三峽拱橋」(1933),亦稱「虹橋」。
橋長 93 公尺,其橋飾造型為昭和年間時代性「Art-Deco」藝術風格,
燈柱外觀以當時流行之裝飾藝術造形設計,
為「臺灣」現存甚為完整的歷史風格橋樑。
2007 年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
「三峽拱橋」已經公告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三峽拱橋」它也是「臺灣」日治時期以來的重要地標,
因為此橋,「板橋」、「臺北」間的公路通車後,行船漸告消失,
無怪乎老一輩的居民會說,「三峽橋」(拱橋)的通車,
猶如水、陸運交接之里程碑,宣告了水運時代的收場,
象徵「三峽」交通動脈由水路轉為陸路之分水嶺,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反觀「三峽大橋」 (1980) ,長度 120 公尺,當初造橋之目的,
乃為分散老舊的「三峽拱橋」使用量而建,橋齡35年,
造型普普,沒甚麼值得一提。
大漢溪「三鶯大橋」(1991年),長度 600 公尺,
為一座跨越「大漢溪」,
連接「台灣」「新北市」三峽區與鶯歌區間的重要橋樑。
橋齡不過 24 年的「三鶯大橋」,
據說等待「三鶯二橋」的興建完工通車後,
此橋樑也因當初未規劃行人及機車道,而將走入歷史于以拆除重建。
↑「八安大橋」(2007)、橋長 281 公尺,跨越「三峽河」兩岸,
連接「八張里」與「安溪里」,故名為「八安大橋」。
該橋外觀是以青藍色的鋼骨結構所構成,且無在河中落墩為特色。
「長福橋」是一座僅供行人通行的「長福橋」。
護欄雕刻著138隻石獅,中段設有七座中式涼亭,
也是通往「清水祖師廟」的觀光步行橋樑。
河流橋樑自古以來,與居民依存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望著這些橋樑,心裡五味雜陳。
開闊的溪床,古樸的橋墩,七彩藝術光雕,
充滿不同時空的矛盾,
我迷失在時光隧道裡,感動猶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