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SWY3856.JPG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

指的是台灣近代史中,因政治、經濟、商業中心的開發面貌。

 

_SWY3860.JPG

 

一府係指台南府城,二鹿為鹿港,三艋舺則是現在的萬華 (艋舺)

 

_SWY3861.JPG

_SWY3869.JPG

 

歷史學家曹永和在一篇「早期台灣的開發與經營」文章中提到

台灣的開發經營乃大陸沿海的開發經營之延伸,

雖然地理位置毗鄰,但也有它特殊的歷史背景。

 

_SWY3870.JPG

 

大陸大量的移民潮是在明末清初之時,
來台的族群一般認為,以泉州人較早且較多。

泉州人移民來台主要有南、北、中三路,

南是以澎湖、府城,中以鹿港、梧棲,北是以滬尾、艋舺為主。

 

_SWY3875.JPG

_SWY3876.JPG

 

目前在台灣開發較早而又繁榮的古都、古城,

皆有泉州人捷足先登的蹤跡可尋。

雖然在他們的信仰、習俗、語言中,

絕大部分和其他族群融合同化,但終究還是留下了許多文化特色。

 

_SWY3877.JPG

 

例如:泉州人善經營、重信仰、尊文教。

因此在台灣,

泉州人的聚落多半呈現一片文風鼎盛、物阜民豐的景象。

 

_SWY3878.JPG

 

台灣有句俗諺「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

漳州人,落平陽、收佃租;客家人,走山尾、曝菜脯。」

 

_SWY3879.JPG

 

從這段俗諺中,我們大致可以領略到,

早年大陸來台移民的族群聚落地,以及職業分類等普遍現象。

 

_SWY3883.JPG

 

1760年,淡水堡坊中,

轄有古亭、艋舺渡街內之十四莊,始見「艋舺庄」之名。

1792年,八里坌開港,泉州、廈門來此貿易,

溯河而行來到艋舺,讓小小的渡口成為大商港。

 

_SWY3884.JPG

 

1808年,新莊縣丞移遷艋舺,改稱艋舺縣丞,

道光初年,郊商發達,始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1875年創立台北府時,曾建議將府治設立在艋舺,

當地繁榮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_SWY3886.JPG 

_SWY3888.JPG

 

迷人的光影,烘托「剝皮寮街」古往今來的滄桑之美。

 

_SWY3891.JPG

 

因籌畫扶輪社攝影聯誼會之攝影展,

特別前往「剝皮寮歷史街區」探勘。

 

_SWY3893.JPG

 

修復後的艋舺「剝皮寮歷史街區」新舊併存,

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空間形式,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場景,

目前也是台北市清代建築保留最完整之區域。

 

_SWY3896.JPG

 

社區大學的志工強調了好幾次,

此街因為靠近淡水河的地緣關係,

極有可能是臺灣地區的第一條商業街道,

至於真相如何?尚待更有利的數據來證實。

 

_SWY3901.JPG

 

其中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原為章太炎國學大師及艋舺名醫呂阿昌之住所。

 

_SWY3902.JPG

_SWY3905.JPG

 

為充實臺北市鄉土教育的內涵,

並以「生態博物館」和「類博物館」的概念,

將剝皮寮歷史街區視為艋舺地區的核心博物館,

使其成為台北市艋舺地區歷史文化以及的資訊樞紐。

 

_SWY3910.JPG

 

剝皮寮周邊聚集著「龍山寺」等古蹟建築和許多傳統產業,

蘊含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常民生活空間,

極具保存和教育價值,堪為值得推薦深度旅遊的好去處。

 

_SWY3915.JPG

  DSC_1786.JPG

 

註:清乾隆年間,艋舺為台北盆地貨物之集散中心,

據說此地曾經是淡水河上游木材集散地,

因木材都在此剝皮加工,故稱「剝皮寮」。

另有一說,剝的是獸皮,而非木材。

總之「剝皮寮」之稱,剝的是木皮、獸皮,而非外界誤解的私娼人皮。

 

DSC_1790.JPG  

 

arrow
arrow

    魚拓藝術~嚴尚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