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1 月24日上午七時左右,電話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
電話那頭傳來急促又興奮的聲音
「老師!坪林下雪了,好漂亮!你趕快上來!」
來自坪林茶葉產銷班的朋友,通知茶鄉下雪了。
匆匆備妥攝影器材,飛奔上山。
日前有電視氣象主播引述美國預報,
指這次寒流將是史上罕見的冷,北部低溫可能下探3度;
日本氣象協會18日也信誓旦旦的預報,
台北低溫將只剩1度、台北還會下雪!
氣象局一開始預報駁斥,
台北歷史上只有1901年和1963年曾出現零度以下氣溫,
但也都未降雪,台北平地地區歷史上未曾出現過下雪,
僅陽明山、大屯山等山區曾出現過。
中央氣象局這麼說
「這波還沒強到會顛覆過去氣候特性。」
1500公尺高山以上當然極有降雪機會,
不過陽明山高度雖然差一點,但不排除可能降雪,平地則還是不太可能;
尤其24日後因水氣減少,要再降雪機會也不高。
結論是台北要下雪的機率,簡直微乎其微。
網路上連續幾天瘋傳!台灣當然會下雪,
每年只要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山上幾乎都會下雪,
不只合歡山,南湖大山、雪山、大霸尖山等地都會下雪。
可是「台北會下雪?」多數的人與我一樣,
都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
這種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心情,好矛盾!
事實證明,最後中央氣象局還是判斷錯誤,
在這麼多國人殷殷期盼之下,台北終於下雪了!
高山下雪就不談,何止坪林,烏來,陽明山,復興鄉,三峽大板根,龍潭......
還有好多低海拔地區,都陸續傳來下雪的好消息,全台為之瘋狂!
「都無揪?」..........
許多朋友看見我,先以手機在 FB 的分享茶鄉雪景,
紛紛責怪怎沒有揪團邀約?
殊不知,前一天才從南投信義趕回來的我,
也是臨時被通知,才知道下雪訊息。
何況上山賞雪,更沒有把握,
心裡猶豫,萬一雪隧管制,是否要改走台九線或從石碇 106乙道路上山?
高速公路上已見兩旁山頭白雪皚皚,
倆老一路驚呼連連,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下坪林交流道,發現當地並未實施交管,於是驅車先至上昇路一探。
隨後順著粗坑口,漁光,從國小牌樓轉往「南山寺」高地。
牌樓遇到幾位坪林友人,早已抵達攝影,
善意警告再上去,得小心路面結冰,輪胎會有打滑現象。
才開進牌樓不遠處,不少人聚集打起雪仗,玩得不可開交。
沿途走走停停,除了欣賞茶鄉美麗難得的一場雪景,
更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寶貴的鏡頭!
「南山寺」人滿為患,停車場一位難求,
於是繼續上行,直接開進茶農家的庭院裡。
友人招呼我喝茶,我則回說拍照比較重要,茶可以稍後再喝!
二話不說,掉頭就往茶園道路走。
熟悉的綠色山林大變裝,換成白雪皚皚的銀色世界。
物以稀為貴,畢竟台灣低海拔地區就能賞景,實在太開心了!
新北市坪林,距離上次民國73年下雪,睽違32年。
人生能有幾個 32 年?
說甚麼也要步行下坡,走往經常拍攝鳥瞰大舌湖茶園的幾處景點。
惟恐路面濕滑,倆老小心翼翼互相攙扶著移動腳步,
沿路撐著傘,快門沒有停過!
不只茶花,連「南山寺」的石獅,龍雕,
屋頂上的交趾,剪黏,皆覆蓋一層厚厚的冰雪,
似乎也冷到直打哆嗦「好久沒這麼冷過!」
中午過後準備下山,因為電視報導坪林下雪,
蜂擁而至的車輛,前來賞雪的人潮,不斷的開上山來,「南山寺」週遭地區整個被擠爆!
「壹電視」主播蕭彤雯在 FB 臉書上說,
「連平地都下雪的台灣,當然是大事件!」
2016年「霸王級」寒流席捲台灣,
多處地方陸續傳出降雪訊息,引發賞雪潮!
連汽車雪鍊,也出現買不到的瘋狂現象!
同時因為氣候極端變化,台灣超低溫導致多人猝死,
農、漁業損失難以估計。
平地即能賞雪,固然是件令人雀躍的事,
可是背後也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
《台北氣象站超低溫參考記錄》
1901年2月13日 -0.2度。
1958年2月13日 2.6度。
1963年1月28日 -0.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