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停歇了一段時間的生態筆記分享,並不代表竇老也終止了對大自然的觀察。
因為欣賞『台灣』四季晨昏美景的同時,
一旁的花、草、落葉、昆蟲,同樣都耐人尋味。
秋天是賞『山菊』的最佳時機,
常被稱為『山菊』的植物有三種:
『台灣』款冬(Petasites formosanus Kitamura)。
山菊』(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
『台灣山菊』(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ura var. formosanum (Hayata) Kitamura)。
本種『台灣山菊』為菊科山菊屬之多年草本植物,
又稱橐吳、大吳風草。
『台灣』特有變種植物,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山坡地、路旁。
『台灣山菊』的花莖高 30~70 公分,光滑無毛。
葉為基生之革質厚葉,具長柄,常綠,邊緣多角形,葉身如蟹甲,
葉脈為掌狀,葉緣之鋸齒明顯,
正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皆光滑無毛。
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輻射狀頭花多數且成繖房狀排列,腋生,
單花之總苞為筒狀,具副萼片。
頭狀花,外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管狀花,
舌狀花為雌性,花冠黃色,心花則為兩性花;
柱頭 2 裂,偶爾可見 3 裂。
瘦果長橢圓形,密被毛,冠毛白色剛毛狀。
無際原野,有變化莫測的人世間;青山翠谷,也有萬丈紅塵。
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台灣山菊』一枯一榮也是人生。
記錄地點 / 新北市福隆 & 三峽鳶尾山
參考 / 台灣野花 秋冬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