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地緣關係,
竇老之前曾先後走訪了「臺灣」北部「基隆」地區現存的四處古砲台遺跡,
包括「白米甕砲台」、「槓子寮砲台」及「獅球嶺砲台」,和最近去過的「大武崙砲台」。
《廣口蠅,褐翅葉蟬若蟲,蠅虎,罕見的椿象 (Mecistoscelis scirtetoides)
黃姬鬼蛛,姬蜂,異角菊虎》
這些古砲台群,居高臨下地勢險要,
過去監控港口捍衛安全,戰略地位重要。
就因為這些條件,位於砲台遺跡高處,鳥瞰遠方海岸線,視野開闊風景非常優美,
吸引竇老努力克服,想要早日完成走遍「基隆」〝古砲台尋幽之旅〞計畫。
統計至今還沒去過的,
尚有「二沙灣砲台」、「社寮東、西砲台」、「頂石閣砲台」、
「四腳亭砲台」,希望都能在今年,給他全部一一走過。
話說「大武崙砲台」就在「大武崙」地區,
上週「樂齡」下課之後,前往該地區洽談公司設計業務。
提前抵達,思量怎能過門而不入?於是決定上山。
停妥車子,看過地圖,左往「情人湖」右往「砲台」。
算算時間約有兩小時,決定捨「情人湖」逕往「大武崙砲台」。
沿途發現蜘蛛、毛毛蟲、蛾類生態豐富,邊走邊看又忙著記錄起來,
到了涼亭請教健行的朋友,確認前往「砲台」方向獨自上山。
順著踏階一步步往上爬,不時習慣性左顧右盼觀察一旁的生態環境。
突然有人喊我,提醒竇老得小心腳步,別只顧著拍照忽略安全。
因為當地近日蛇類活動頻繁,
他剛才上山於接近平台處,遇到一條約 2 米長的大蛇,
即使用棍子敲打地板和欄杆,那蛇兄竟然不為所動,對峙凶狠的模樣,他從未見過。
問他看清楚什麼蛇?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知道是一條大又兇的蛇!
話才聽完,竇老不自覺全身起了寒顫!
瞧瞧自己,身著運動鞋沒有長筒靴,手裡拿著相機,就是少了根棍兒,
萬一遇到那蛇兄,該怎麼辦,
猶豫了半天,究竟是上去還是不去?
鼓起勇氣,順手撿了根小樹枝防身,既來者則安之,小心一點就是了!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接近平台處,全身起雞皮疙瘩,
幸好最後沒和蛇兄打照面!
登頂遠眺視野開闊,「情人湖」在左下方山下不遠處,
右邊可以看到蜿蜒的濱海公路,
繞到另一頭還能見到「基隆嶼」、「外木山澳漁村」、「八斗子」等,
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大武崙砲台」果然是「基隆」西側的重要防禦堡壘。
「大武崙砲台」為歷經19世紀「鴉片戰爭」
與「中法戰爭」遺留的砲台建築古蹟之一,
不過以其構造及設計特色觀察,應該與其他幾個砲台相同,
都是經過日據時期加以改建之結構掩體。
該砲台如今雖無軍事用途,
但昔日廢棄的蓄水池、坑道、營房及戰壕設施,整體保存良好,
仍具歷史價值,故被列為國家二級的古蹟。
營房旁一棵〝黃槴花〞(單瓣)盛開,
地上掉滿了變黃的花瓣,增添了不少滄桑淒涼的景象。
下山時擔心再遇到蛇大哥,改從另一邊產業道路下山,
正在欣賞滿樹石牆蝶飛舞的畫面,
才轉過身之際,竟然在此地和蛇兄遭遇!
眼前不到2公尺處,一條超過2米的恰查某 ~「臭青母」,
冷不防被我驚嚇倒退,弓起身體傳來落葉沙沙聲,
彼此無預警相遇,除了竇老,想必那蛇兄也會說「嚇死〝蛇〞了」!
「大武崙」的蛇,怎麼那麼多?
除了上山遇到的那位仁兄告訴我遇到蛇外,涼亭裡也有人說他遇到了「響尾蛇」,
難道「大武崙」已經成了蛇窟不成?
經過這場驚魂記震撼,
竇老特別要呼籲常在山林走動的朋友,
以及喜歡觀察生態的同好,這個潮濕有雨的季節,一定要特別小心,
帽子,長袖衣,長筒靴,趕蛇棍,防蚊液,都是少不得的工具喔!